「相撲」是日本知名的國家競技運動(國技),是蘊含了濃鬱的日本傳統文化色彩的格鬥術之一。雖然相撲歷史悠久,但卻有不少人對「相撲」知之甚少。相撲具有長達二千多年的歷史,是古代日本重要的宗教儀式。它比空手道、柔道、劍道等歷史深遠得多,有著鮮明的特色、深厚的文化底蘊,作為代表日本的傳統運動而聞名世界。
相撲的歷史極為久遠,相撲已有超過1,500年歷史,其起源可追溯到日本神話時代在日本,據說日本最古老的歷史書籍《古事記》和《日本書紀》中記載的兩個力士「比誰力氣大」的神話故事就是相撲的起源。過去是祈求農作豐收的祭神儀式,後來演變成為宮廷儀式並持續了約300年之久。
其最早出現於宗教活動,在豐收季節、神壇前舉行的慶祝活動之一。在西元7世紀時允恭天皇的葬禮,當時中國曾派遣特使致意,並表演雅樂和舞樂。而在其中的舞樂中,由力士裸露上身表演角力,在當時稱為「素舞」,其日文發音與今天所稱的相撲非常接近,據說這就是相撲一詞的起源。
到了奈良時代,,相撲活動才正式進入皇宮,成為年度競技大賽。12世紀,日本的內戰不斷,相撲攻擊技巧也在戰鬥上發揮作用,因此,往後的武士與早期的柔道可能都與相撲有關。16世紀中期,在大將軍織田信長的推動之下,相撲達到全盛,比賽場地「土俵」的設立,也使相撲走向競技之路。到了17世紀,相撲走入了名間,職業相撲迅速發展而平民化,也逐漸成為了日本國技。 19世紀時相撲一度式微,加上文明開化的風潮洶湧,甚至有人提出廢止相撲的言論,但明治天皇毅然反對,而且親自舉行比賽,才使得相撲度過衰亡的危機。目前計有以此為職業的力士所進行的大相撲(oh zumo),以及一般民眾所舉行的業餘比賽(sumo)兩種。
《古事记》和《日本书纪》,里面记载了很多日本文化的起源、发展等历史故事,在日本文化学中也属于经典典籍。
職業相撲選手分為「付人」和「關取」。其中「付人」類似練習生,不領有薪水但是有相撲協會分給的零用津貼,主要負責部屋內的雜務。所進行的比賽是一 場所打七場的序之口(約100人)、序二段(約280人)、三段目(約200人)、幕下(約120人)的比賽,其中比賽成績優秀者可以升階,晉級下一階段 的比賽。
「關取」則為正式選手,包括「十兩」與「幕內」兩大層級的比賽。其中幕內由低至高又分為前頭、小結、關脇、大關、橫綱等位階。「關取」在單一場所中 十五天都有比賽,每場所贏取八勝以上即為「勝越」(勝ち越し)、得以升階,反之則被稱為「敗越」(負け越し)、會被降級,甚至可能被降為幕下選手。
橫綱:約300萬日圓、大關:約250萬日圓、關脇:約180萬日圓、小結:約180萬日圓、前頭:約140萬日圓、十兩:約110萬日圓
幕下、三段目、序二段、序之口:沒有月薪,只有每次比賽的津貼
位階在「十兩」以上的相撲力士月薪可達100萬日圓以上。然而「幕下」以下位階的力士們只是按每次比賽領取津貼,待遇差別相當懸殊。
當然,相撲選手的收入並不僅限於月薪。如果在正式比賽中能贏得每場比賽,則將獲得1000萬日圓的獎金。此外還有為每場比賽所提供的懸賞金等各種其他收入,有些相撲力士的年收入超過1億日圓。
根據相撲的位階不同,不但薪資待遇有所不同,就連服裝也是根據每個位階來決定。比如,「十兩」以上會被認定為職業相撲力士,才被允許得以梳前端像銀杏葉一樣散開,名為「大銀杏」的髮髻。幫相撲們梳髮的角色,則由「床山」擔任,除了他們,誰也不能碰相撲力士的頭髮,因此床山也是位高權重的職位,需要有美容師和髮型師的證書及工作經驗,職位也有分五等級,依據年資晉級。
相撲力士入場前有以下 五個步驟:
1. 「撒鹽」:在日本人的觀念,撒鹽可以驅邪。力士在賽前撒鹽,除了表示驅邪,還有向神祈禱,保佑自己不要受傷之意。
2. 「 塵 」:即「塵水手」之意,表示自己沒有帶任何武器上場。
3. 「四股」:乃是以雙腳輪流頓地,耤由力士威武的身軀,來鎮懾躲藏在地底的邪靈。此動作的宗教意義較為濃厚,不過也有人認為是賽前的暖身運動。
4. 「蹲踞」:腳掌尖著地,雙膝外張、穩腰並將雙肩放鬆,將手放在膝蓋上,此為力士的基本動作之一。為了保持平衡,上身必須挺直以維持重心,此舉是表示尊重對手之意。
5. 「仕切」:這個動作像是四股之後直接彎下腰來的樣子,兩肘放在膝上,下巴微抬,雙眼注視對手以求精神專注。這個動作反覆幾次,力士便已將自己調整在隨時可以作戰的狀態下。
6. 「手刀」:優勝的力士,可以在接受完行司(類似裁判)的勝利呼名後,拿取所謂謂的「懸賞金」。此時力士右手手刀向左、右、中各別凌空切下,其意義是向三位神明致謝。一般而言,懸賞金只有幕內級力士才有機會拿取。
「撒鹽」
「 塵 」
「四股」
「蹲踞」
「仕切」
「手刀」
相撲比賽規則相對簡單,沒有過多繁複的規則,相撲選手用推、撞、頂、摔展開較量,交手時只有八項犯規情況,只要選手犯下任何一項即判為負方,犯規情況分別是:用拳頭攻擊對方、故意抓對方頭髮、突破攻擊對方眼睛和胸部等重要部位、用兩手同時抓對方雙耳、從正前方或從旁抓對方之腰帶、抓喉嚨、踢胸或腹、抓住對方一隻或兩隻手指。只要踏出土俵之外,哪怕是腳趾或腳後跟出界也算輸。而在土俵內,腳底以外的身體任何地方,只要一根手指著地,也算失敗。雙方都摔出土俵之外,則以先觸地者為輸,勝負十分清楚。
是日本相撲比賽時的圓形黏土擂台,直徑4.55公尺,高34公分至60公分,並以米袋圍起來,土俵上面覆蓋沙子,並建造在長寬各6.7公尺的方形平台上。在該俵中心有兩條白色的線,力士就是在這里準備比賽。,另外土俵上方有一個類似神社屋頂吊在半空的建築,稱為「神明造」,四角懸掛黑、青、紅、白色流蘇,象徵四神。土俵的東西南北四面有突出的部分,稱德俵。 相撲起源非常古老,早在古墳時代(250~592 年)就有記載,也因此比賽的場地也被認為是非常神聖的。
看相撲比賽的時候,也別忘了觀察在兩位力士之間,一位身穿和服、手拿日本扇的人,他就是相撲裁判,俗稱「行司」。全日本有45位行司,行司與相撲選手一樣也有階級之分,最高級的叫「立行司」,專為大關和橫綱比賽時作裁判。他們除了要負責判斷相撲力士的勝負之外,還要兼顧會場進行的節奏,這也是他們的職稱「行司:司管相撲活動進行的人」的由來。不過「行司」可不好當,他們都除了要接受過國小、初中的義務教育之外,還必須在 19 歲之前就被選定入行成為「行司」,接受「行司」的訓練。
兜檔布在日語中叫做まわし(Mawashi)是一種用真絲製成的褲,雖然看上去輕薄且平凡無奇,其實用的都是極爲考究的材料。相撲除了是一種運動外,同時也是日本神道中的儀式。相撲本來就有對神明表達謝意的目的,所以於相撲比賽中作弊是絕對不被容許的。 只穿一條兜檔布就可以表示相撲手沒有收藏用來作弊的任何道具,清清白白地比賽。